2025 年 4 月 17 日,霸王茶姬敲响纳斯达克的开市钟金御优配,以 “中国茶饮第一股” 的身份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,开盘即涨 15.86%,市值达59.54亿美元。
这家诞生于云南的新茶饮品牌,凭借 “原叶鲜奶茶” 的差异化定位,在7年间于全球开出6000家门店,2024年营收突破116.32 亿元,净利润率高达20.3%。
创始人张俊杰身价随上市飙升至 254 亿港元,成为继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(1515亿港元)、古茗王云安(167.8亿港元)后的又一财富新贵。
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,是中国茶饮行业从街头巷尾走向全球资本市场的狂飙之路,更是过去10年兴起全民奶茶生活方式催生的财富奇迹。
01
万亿饮品市场的消费革命
展开剩余80%从 “解渴” 到 “生活方式” 的蜕变
当街头奶茶店的霓虹灯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,当外卖软件上的奶茶订单成为年轻人的 “每日刚需”,这个曾经被视作小众的饮品,已悄然成长为日均消耗213.1亿杯的超级市场。
数据显示,2025年,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500亿元,而支撑起这一庞大消费的,是三重深刻的消费逻辑变革。
在下沉市场,蜜雪冰城以 “6 元均价”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金御优配,2.7万家门店中有57.2%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。
其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策略的核心是极致供应链——自建五大原料生产基地,通过糖蜜联产技术,将果糖成本压至竞品的65%,97.6%的收入来自原料销售,4.6万家门店化身 “分布式食品加工厂”,这种 “卖铲人” 模式,让品牌在低价竞争中仍保持不错的的毛利率。
而在一二线城市,霸王茶姬的“伯牙绝弦”、喜茶的“多肉葡萄”则成为社交媒体的“社交货币”,新中式包装、联名限定款、门店打卡点,构成年轻人的社交符号。
消费升级的另一极,是健康化转型。
当“0卡糖”“原叶现萃”“新鲜水果”成为菜单标配,2025年无糖茶饮市场规模预计占比14%。
奈雪的茶“不加糖蔬果茶”春节销量激增630%,喜茶推出的“四真七零”标准(真茶、真奶、真果、真蔗糖,70% 原料来自全球优质产区),折射出消费者从 “好喝” 到 “喝好” 的需求跃迁。
这种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,为资本故事埋下了最肥沃的土壤。
02
资本狂潮中的财富制造机
从夫妻店到千亿市值的跃迁密码
过去三年,新茶饮行业迎来密集上市潮:2024 年茶百道登陆港交所,2025 年初古茗、蜜雪冰城相继在香港挂牌,加上纳斯达克的霸王茶姬,四大品牌合计市值突破2800亿港元金御优配,造就了数位身家百亿的富豪。
这场财富裂变的核心,是资本对 “供应链 + 加盟商 + 国际化” 三重壁垒的追逐。
供应链是饮品零售的 “生命线”。蜜雪冰城的糖厂、茶园、奶粉工厂实现核心原料自产;霸王茶姬的物流成本占GMV比例不高,但营销费用逐年增加,通过精准的流量投放将“东方茶饮美学”覆盖目标市场。
更关键的是加盟商网络——蜜雪冰城2.4万家加盟商年采购额超35亿元,单店年利润15-20万元;霸王茶姬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加盟,2024年GMV达295亿元,同比增长173%。
这些分布在街头的门店,不仅是销售终端,更是资本扩张的“燃料”,支撑着品牌以每年新增万店的速度奔跑。
另外,国际化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。蜜雪冰城在印尼、越南开出众多的门店,海外收入占比不断攀升;霸王茶姬选择纳斯达克上市,计划用募资在海外市场复制“东方茶饮”神话。
资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市场的存量竞争,更是全球饮品市场的增量蓝海。
03
神话背后的暗礁
当狂奔遇见 “成长的烦恼”
然而,千亿市值的光环下,隐忧正在浮现。
奈雪的茶上市后股价跌幅超90%,茶百道市值较峰值缩水80%,投资者对 “规模扩张” 故事的热情正在降温。
更严峻的是信任危机——蜜雪冰城被曝使用隔夜柠檬片,沪上阿姨门店篡改保质期标签,涉事门店被立案,加盟模式下的品控难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。
成本压力同样紧迫:霸王茶姬营销费用激增挤压利润,茶百道单店日均销售额出现持续下滑,闭店率攀升。
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残酷。上海试点饮料 “营养选择” 分级标识,倒逼品牌公开配料表;喜茶、霸王茶姬等推动团体标准制定,试图终结 “非标” 时代。
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:蜜雪冰城的智能物流系统优化配送路线,降低冷链损耗;霸王茶姬开发AI点单系统,将平均点单时间大为压缩。
当奶茶从“网红经济”回归“民生刚需”,能否在规模与品质、资本与初心之间找到平衡,决定着财富神话能否延续。
04
一杯奶茶里的商业哲学
从郑州街头的三轮推车到纳斯达克的交易大厅,奶茶行业的财富故事本质上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缩影。
在极致性价比与情感价值间找到平衡,在供应链效率与品牌溢价中构建壁垒,在本土深耕与全球扩张时把握节奏。
当每天一杯奶茶成为亿万人的生活日常,它所承载的早已不是简单的味觉体验金御优配,而是一个行业从草根到资本的逆袭传奇。
发布于:北京市佳禾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